1. 按化学结构衍生物分类
- 视黄醇(Retinol):最基本的维生素A醇形式,需在体内转化为视黄醛(Retinal)和视黄酸(Retinoic Acid)后生效。
- 视黄醛(Retinal):氧化形式,直接参与视觉循环。
- 视黄酸(Retinoic Acid):最终活性形式,用于调节细胞分化和增殖(如护肤品中的“维A酸”)。
- 视黄酯(Retinyl Esters):如视黄醇棕榈酸酯(Retinyl Palmitate)、视黄醇乙酸酯(Retinyl Acetate),更稳定,需水解为视黄醇后生效。
2. 按来源分类
-
天然视黄醇:
- 动物来源:肝脏、鱼肝油、乳制品中的视黄醇或视黄酯。
- 植物来源:β-胡萝卜素(Provitamin A,需在体内转化)。
- 合成视黄醇:实验室合成的衍生物(如阿达帕林、他扎罗汀),常用于药品或护肤品。
3. 按用途分类
-
营养补充剂:
- 用于预防或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,常见于膳食补充剂或强化食品。
- 国际单位(IU)或微克RAE(视黄醇活性当量)作为剂量标准。
-
护肤品成分:
- 抗衰老:刺激胶原蛋白生成(如视黄醇、视黄酯)。
- 痤疮治疗:视黄酸类药物(如异维A酸、阿达帕林)。
-
药品:
- 治疗皮肤病(如银屑病、痤疮)或维生素A缺乏症。
4. 按制剂形式分类
-
外用制剂:
- 乳霜、凝胶(如0.1%视黄醇护肤品、0.025%维A酸药膏)。
- 浓度从低(0.01%-0.1%)到高(处方级1%以上)。
-
口服制剂:
- 软胶囊(鱼肝油)、片剂或复合维生素。
- 需注意剂量,过量可能中毒。
5. 按稳定性与温和性分类
- 传统视黄醇:易氧化、刺激性较强。
- 缓释/包裹视黄醇:通过微囊化技术(如脂质体包裹)降低刺激性,提高稳定性。
- 第三代视黄醇衍生物:如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(HPR),直接作用于受体,更温和。
相关标准与规范
- 化妆品法规:中国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规定视黄醇及其酯类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限值(通常≤1%)。
- 药品标准:需符合药典纯度要求(如《中国药典》对维生素A制剂的规定)。
- 营养补充剂:各国膳食指南对每日摄入量(UL)有上限建议(成人约3000 IU/天)。
注意事项
- 光敏感性:视黄醇易被紫外线分解,建议夜间使用。
- 孕妇慎用:高剂量维生素A可能导致胎儿畸形。
- 刺激性:初次使用需从低浓度开始建立耐受。
如需具体应用(如选择护肤品或补充剂),建议结合自身需求并参考专业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