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视黄醇 vs. 视黄醛(Retinal/Retinaldehyde)
- 视黄醛:比视黄醇更接近活性形式(视黄酸),转化效率更高,效果更强,但刺激性也略高。
- 适合人群:想追求比视黄醇更快效果,且皮肤耐受性较好的人。
2. 视黄醇 vs. 视黄酸(Retinoic Acid,即维A酸)
- 视黄酸:无需转化直接作用,效果最强(如处方级维A酸),但刺激性大,需医生指导使用。
- 适合人群:严重痤疮或顽固皱纹,且能接受高刺激性的人群(需遵医嘱)。
3. 视黄醇 vs. HPR(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)
- HPR:新型衍生物,稳定性高、刺激性低,可直接与受体结合,理论上效率更高。
- 适合人群:敏感肌或初次尝试VA类成分的新手。
4. 视黄醇 vs. 补骨脂酚(Bakuchiol)
- 补骨脂酚:植物提取物,温和无刺激,适合敏感肌,但抗老效果略弱于视黄醇。
- 适合人群:孕妇、哺乳期或无法耐受视黄醇的人群。
如何选择?
- 效果排序(抗老/祛皱):视黄酸(最强) > 视黄醛 ≈ HPR > 视黄醇 > 补骨脂酚。
- 温和性排序:补骨脂酚 > HPR > 视黄醇 > 视黄醛 > 视黄酸。
注意事项
- 敏感肌:从低浓度(0.1%-0.3%)视黄醇或HPR开始,逐步建立耐受。
- 搭配禁忌:避免与高浓度VC、酸类(如果酸、水杨酸)同时使用,以防刺激。
- 使用频率:初期每周2-3次,耐受后可每晚使用。
建议根据自身皮肤状态和需求选择,并严格做好防晒(VA类成分会增加光敏感性)。如有严重皮肤问题,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