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功能与用途
- 维生素A来源:在体内转化为视黄醇(活性维生素A),支持视力、免疫系统和细胞生长。
- 食品强化:常见于乳制品(如奶粉)、谷物、食用油、饮料等,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。
- 稳定性:比天然维生素A更稳定,适合加工食品。
2. 法规与安全
-
批准情况:
- 中国:GB 14880-2012《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》规定其允许添加的食品类别及限量(如调制乳粉中限量为3000–9000 μg/kg)。
- 国际:FDA(美国)、EFSA(欧盟)等机构均批准其使用,但限量可能不同。
- 安全性: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维生素A中毒(如头痛、肝损伤),需严格按标准添加。
3. 添加注意事项
- 目标人群:适用于维生素A缺乏风险高的地区或人群(如儿童、孕妇)。
- 工艺要求:需均匀混合,避免高温或光照导致降解。
- 标签标识:需注明“维生素A”或“醋酸视黄醇”,并标注含量(国际单位IU或μg RE)。
4. 替代选项
- 其他维生素A形式:棕榈酸视黄醇(Retinyl Palmitate)、β-胡萝卜素(天然植物来源)。
5. 潜在争议
- 强化争议:部分国家质疑普遍强化的必要性,认为应针对特定需求。
- 天然vs合成:消费者可能偏好天然来源(如胡萝卜素),但合成形式更稳定经济。
如需具体应用,建议参考当地法规(如中国GB 14880)或咨询营养专家,确保合规和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