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视黄醇的「作用」
指其生物学机制或原理,即如何发挥作用:
- 转化为活性成分:在皮肤内转化为视黄醛(Retinal),最终转为视黄酸(Retinoic Acid,即A酸)起作用。
-
调节细胞功能:
- 促进角质细胞更新,加速老旧角质脱落。
- 刺激胶原蛋白(I、III型)和弹性纤维合成。
-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s),减少胶原降解。
- 靶向受体:通过核受体(RAR/RXR)调控基因表达。
2. 视黄醇的「功效」
指其实际表现出的效果或用途,通常基于其作用机制:
- 抗衰老:改善细纹、皱纹(刺激胶原+抑制降解)。
- 祛痘控油:疏通毛孔、减少皮脂分泌(调节角质化)。
- 美白淡斑:加速黑色素代谢(促进角质更新)。
- 修复光损伤:改善紫外线导致的皮肤粗糙、色沉。
关键区别
维度 | 作用 | 功效 |
---|---|---|
定义 | 如何起效(机制) | 最终效果(应用结果) |
举例 | “调节角质细胞分化” | “改善毛孔粗大” |
关联性 | 因(原理) | 果(表现) |
注意事项
- 浓度差异:0.1%-1%视黄醇即可生效,但功效强度随浓度递增(刺激性也增加)。
- 副作用:脱皮、泛红(作用机制导致的暂时性反应)。
- 光敏性:需夜间使用,白天严格防晒(因其作用会削弱皮肤屏障)。
简单总结:作用是“原理”,功效是“结果”。理解这一点能帮助更科学地选择护肤品(如抗老选视黄醇,严重痤疮则需直接使用A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