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结构
-
视黄醇(Retinol)
是维生素A的纯活性形式,化学结构为醇类(含一个羟基-OH
),可直接被皮肤吸收并逐步转化为视黄酸(Retinoic Acid)发挥作用。
分子式:C₂₀H₃₀O。 -
视黄醇酯(Retinyl Esters)
是视黄醇与脂肪酸(如棕榈酸、乙酸、丙酸等)形成的酯类化合物,如 视黄醇棕榈酸酯(Retinyl Palmitate)。
结构特点:视黄醇 + 脂肪酸基团(如-COO-C₁₅H₃₁
棕榈酸酯),需先水解为视黄醇才能生效。
2. 稳定性和温和性
-
视黄醇
- 不稳定:易被氧化失效,需避光保存(常见于不透光包装)。
- 刺激性:直接作用于皮肤,可能引起泛红、脱皮(尤其敏感肌)。
-
视黄醇酯
- 更稳定:酯化结构抗氧化性强,保质期更长。
- 更温和:需经皮肤酶解缓慢释放视黄醇,适合新手或敏感肌。
3. 功效与转化效率
-
视黄醇
- 直接转化:皮肤内两步转化为视黄酸(生物活性形式),抗老、淡纹效果更直接。
- 起效较快:通常使用4-8周可见效果。
-
视黄醇酯
- 间接转化:需先水解为视黄醇,再转化为视黄酸,效率较低(约50%或更低)。
- 效果较慢:需更长时间(可能12周以上),适合长期维护或预防老化。
4. 常见用途
-
视黄醇
主打抗衰老(刺激胶原蛋白)、祛痘(调节角质代谢),常见于功效型护肤品(如晚霜、精华)。 -
视黄醇酯
用于温和配方(如敏感肌产品、日霜)、防晒产品(稳定性高),或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在食品、保健品中。
5. 如何选择?
- 追求高效抗老 → 选视黄醇(从低浓度开始,如0.1%)。
- 敏感肌/新手 → 选视黄醇酯(如视黄醇棕榈酸酯)。
- 白天使用/稳定性需求 → 视黄醇酯更适合。
附:常见视黄醇酯类型
名称 | 对应脂肪酸 |
---|---|
视黄醇棕榈酸酯 | 棕榈酸 |
视黄醇乙酸酯 | 乙酸 |
视黄醇丙酸酯 | 丙酸 |
两者最终均需转化为视黄酸生效,但路径和效率不同。根据皮肤耐受性和需求选择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