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成分类型与作用机制
-
视黄醇(维生素A衍生物)
- 类型:属于类视黄醇(Retinoids)家族,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。
-
作用:
- 促进皮肤细胞更新,刺激胶原蛋白生成,改善皱纹和光老化。
- 调节皮脂分泌,可用于抗痘。
- 需在皮肤内转化为活性形式(如视黄酸)才能起效,属于“渐进式”抗老成分。
-
果酸(AHAs)
- 类型:水溶性酸类,如甘醇酸( glycolic acid)、乳酸(lactic acid)等。
-
作用:
- 通过溶解角质细胞间的连接,加速表皮脱落(去角质),改善粗糙、暗沉。
- 促进真皮层胶原合成,但主要作用于表皮层(浅层焕肤)。
2. 主要功效对比
功效 | 视黄醇 | 果酸 |
---|---|---|
抗衰老 | ✔️(深层刺激胶原,长期效果显著) | ✔️(辅助刺激胶原,侧重表层焕肤) |
去角质/嫩肤 | ❌(不直接去角质) | ✔️(强效去角质,即时提亮) |
改善痘痘 | ✔️(调节角质代谢+控油) | ✔️(疏通毛孔,适合表面闭口粉刺) |
美白 | ❌(间接改善色素沉淀) | ✔️(加速黑色素代谢,提亮明显) |
保湿 | ❌(可能干燥) | ✔️(乳酸等有保湿性) |
3. 适用肤质与注意事项
-
视黄醇
- 适合:抗老需求(如皱纹、松弛)、油痘肌(需建立耐受)。
-
注意:
- 需从低浓度(0.1%-0.3%)开始,夜间使用(光敏感性)。
- 可能引起脱皮、泛红,需搭配保湿修复产品。
- 孕妇禁用(有致畸风险)。
-
果酸
- 适合:粗糙暗沉、毛孔堵塞、浅层色斑(如甘醇酸)。
-
注意:
- 敏感肌需谨慎(乳酸较温和,甘醇酸刺激性较强)。
- 白天必须严格防晒(去角质后皮肤更易晒伤)。
- 避免与视黄醇叠加使用(刺激性倍增)。
4. 使用场景建议
- 抗老优先:选择视黄醇(长期效果更优)。
- 即时焕肤:选择果酸(如每周1-2次去角质)。
- 痘痘肌:视黄醇(顽固痘)或果酸(表面闭口)。
- 敏感肌:低浓度乳酸(果酸)或放弃视黄醇。
5. 能否联合使用?
- 不推荐同时使用(尤其高浓度产品),可能过度刺激屏障。
- 分时段使用:如白天果酸(需防晒),晚间视黄醇。
- 替代方案:健康皮可尝试“隔天轮换”,并观察皮肤反应。
总结
视黄醇是“抗老黄金标准”,但需耐心建立耐受;果酸更侧重表层焕肤,适合提亮和浅层问题。根据皮肤需求选择,或咨询专业护肤师制定分阶段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