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结构与转化关系
-
维A酸(Tretinoin)
- 直接是 视黄酸(Retinoic Acid),活性最强,无需转化即可与皮肤细胞受体结合发挥作用。
- 属于药物成分,需医生处方(如中国、美国等国家严格管控)。
-
视黄醇(Retinol)
- 需经皮肤酶解转化:视黄醇 → 视黄醛 → 视黄酸,最终生效。
- 转化率较低(约5-20%),活性较温和,属于护肤品常见成分。
2. 功效强度与速度
-
维A酸
- 效果更强、更快:直接刺激胶原蛋白生成,加速角质代谢,对痤疮、光老化(皱纹、色斑)效果显著。
- 临床证据充分,是抗衰老金标准成分之一。
-
视黄醇
- 效果温和、缓慢:需长期使用(通常8-12周见效),适合日常抗初老或维持肌肤状态。
- 高浓度视黄醇(如0.5%-1%)可能接近低浓度维A酸效果,但仍需转化。
3. 刺激性对比
-
维A酸
- 易引起 脱皮、泛红、刺痛(“刷酸反应”),需严格建立耐受(从低频、低浓度开始)。
- 不适合敏感肌,使用期间需加强保湿、防晒。
-
视黄醇
- 刺激性较低,但仍有泛红、干燥风险(尤其初次使用者)。
- 适合多数人逐步建立耐受,部分产品会添加舒缓成分(如神经酰胺)降低刺激。
4. 使用场景与产品类型
-
维A酸
- 属于 处方药(如迪维霜、Retin-A),用于治疗痤疮、光老化,需遵医嘱。
- 禁止用于孕期、哺乳期(有致畸风险)。
-
视黄醇
- 广泛存在于 护肤品(精华、面霜、眼霜等),如露得清、雅顿粉胶、珀莱雅红宝石等。
- 浓度从0.1%-1%不等,适合日常保养,孕期建议避免(安全数据不足)。
5. 其他注意事项
- 光敏感性:两者均需夜间使用,白天必须严格防晒(紫外线会加剧刺激)。
- 搭配禁忌:避免与水杨酸、果酸、高浓度VC等高刺激性成分叠加,易导致屏障受损。
- 稳定性:视黄醇易氧化失效,需选择避光包装产品。
总结:如何选择?
- 追求快速、强效(如严重痤疮、深层皱纹)→ 咨询医生使用维A酸。
- 日常抗老、温和护理→ 选择视黄醇产品,从低浓度(0.1%-0.3%)开始。
- 敏感肌→ 先尝试更温和的衍生物(如HPR、视黄醇棕榈酸酯),或使用“包裹缓释”技术产品。
建议初次使用者务必做耳后测试,并遵循“少频次、少用量”原则逐步适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