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结构
-
视黄醇(Retinol)
是维生素A的醇形式,含有一个羟基(-OH),属于相对稳定的储存形式。
结构式:全反式视黄醇(C₂₀H₃₀O)。 -
视黄素(Retinal,也称视黄醛)
是视黄醇的氧化形式,羟基被醛基(-CHO)取代,化学性质更活泼。
结构式:全反式视黄醛(C₂₀H₂₈O)。
2. 功能差异
-
视黄醇
- 主要作为维生素A的储存和运输形式,需在体内转化为视黄醛或视黄酸才能发挥生理作用。
- 用于皮肤护理(如抗衰老产品),需经酶转化为活性形式。
-
视黄素
- 视觉循环的核心物质:在视网膜中与视蛋白结合形成感光色素(视紫红质),参与光信号转换(见光时11-顺式视黄醛异构为全反式,触发神经信号)。
- 直接参与生理过程,无需进一步转化。
3. 代谢关系
- 视黄醇 →(氧化)→ 视黄素 →(进一步氧化)→ 视黄酸(调控基因表达)。
- 转化依赖酶:如醇脱氢酶(视黄醇→视黄素)、醛脱氢酶(视黄素→视黄酸)。
4. 应用领域
- 视黄醇:常见于护肤品、膳食补充剂(如鱼肝油)。
- 视黄素:主要用于视觉研究,护肤品中较少(因不稳定且刺激性较强)。
5. 稳定性与活性
- 视黄醇更稳定,适合长期储存;视黄素对光敏感,易异构化或降解。
- 视黄素的生物活性更高(尤其在视觉功能中)。
总结
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“储存版”,需转化后生效;视黄素是“功能版”,直接参与视觉等关键生理过程。两者在代谢链上的位置不同,决定了其用途和活性的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