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核心区别:配方侧重点
-
晚霜:
- 浓度更高:通常视黄醇含量较高,夜间皮肤修复期(尤其是黄金时段10PM-2AM)能更有效发挥作用。
- 无光敏性顾虑:无需添加防晒成分,可搭配其他光敏感成分(如果酸、AHA)。
- 滋润度强:常含更多封闭性保湿成分(如角鲨烷、乳木果油),缓解视黄醇的刺激性。
-
日霜:
- 低浓度或缓释技术:减少白天刺激性,可能采用包裹型视黄醇(如Retinyl Palmitate)或浓度≤0.1%。
- 防晒保护:必须搭配SPF(至少30+),因视黄醇遇光易氧化失效,且紫外线可能加剧皮肤敏感。
- 抗氧化复合配方:常添加维生素C、维生素E等,协同抗自由基,增强日间防护。
2. 使用场景差异
-
晚霜:
- 最佳使用时间:夜间洁面后,避开强光(包括手机蓝光),可搭配烟酰胺(增强耐受性)或神经酰胺(修复屏障)。
- 避免叠加:不建议与水杨酸、高浓度VC同用,以免过度刺激。
-
日霜:
- 严格防晒:即使阴天也需补涂防晒霜,否则可能引发光敏反应(红肿、色沉)。
- 简化步骤:白天建议“视黄醇日霜 + 防晒”,避免多层叠加导致搓泥或闷痘。
3. 注意事项
- 新手建议:从晚霜开始(每周2-3次),建立耐受后再尝试日霜。
- 敏感肌:优先选择日霜(低浓度),或避开颧骨等薄弱区域。
- 包装:视黄醇易氧化,优选不透明真空泵瓶(尤其是晚霜)。
总结
晚霜侧重高浓度修复,日霜注重低浓度防护。无论哪种,防晒和循序渐进是关键。若日霜无明确防晒标识,则白天不建议单独使用含视黄醇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