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成分结构与转化路径
-
维生素A酸(视黄酸)
- 直接活性形式,无需转化即可与皮肤细胞中的受体结合,立即生效。
- 属于药物成分(如维A酸乳膏),需医生指导使用,常见浓度0.025%-0.1%。
-
视黄醇
- 需经皮肤酶转化为视黄醛,再转化为视黄酸(维生素A酸)才能发挥作用,转化率约5-10%。
- 属于护肤品成分,浓度通常为0.1%-1%,无需处方。
2. 功效强度与起效时间
-
维生素A酸
- 效果更强:直接作用,抗皱、祛痘、改善光老化效果显著,尤其针对痤疮和重度光损伤。
- 起效快:通常4-8周可见明显效果,但刺激性大,易出现脱皮、泛红。
-
视黄醇
- 温和渐进:因需转化,效果较慢(需8-12周),适合长期抗衰维护。
- 刺激性较低:适合敏感肌或新手建立耐受,但高浓度(如0.5%以上)也可能引起刺激。
3. 适用场景与人群
-
维生素A酸
- 用于治疗:痤疮、痘印、明显皱纹或皮肤光老化(需遵医嘱)。
- 禁忌:孕妇、哺乳期禁用;需严格防晒(光敏性极强)。
-
视黄醇
- 用于预防:细纹、肤色暗沉、初期抗衰老(25岁+可作为日常保养)。
- 适合人群:健康皮肤、新手或无法耐受A酸者;孕妇仍需谨慎(建议咨询医生)。
4. 刺激性及副作用
-
维生素A酸
- 高刺激性,常见脱皮、灼烧感、干燥,需逐步建立耐受(如短时接触法)。
- 需配合保湿修复产品(如神经酰胺、角鲨烷)。
-
视黄醇
- 刺激性较低,但仍有风险(尤其是高浓度或敏感肌)。
- 建议夜间使用,白天必须防晒(紫外线会加剧刺激)。
5. 使用注意事项
-
共同点
- 均需避光保存(视黄醇易氧化失效,A酸遇光降解)。
- 避免与高浓度VC、果酸、水杨酸叠加(增加刺激风险)。
-
差异
- A酸需严格遵医嘱,避免长期连续使用;视黄醇可长期使用,但建议周期性停用(如用3个月停1个月)。
总结:如何选择?
- 选维生素A酸:严重痤疮、顽固皱纹,且皮肤耐受性强(医疗级护理)。
- 选视黄醇:日常抗衰、预防细纹,或作为A酸的替代温和方案。
建议从低浓度视黄醇开始尝试,逐步过渡到A酸(如需更强效果),并始终做好防晒和保湿。